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艺术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

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艺术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

合政办〔2018〕20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布2023年度市政府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2024-05-28)规定,继续实施,有效期延长至2025年12月 31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 国办发〔2015〕52号)和《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 ( 皖政办〔2015〕70号精神,促进戏曲繁荣兴盛,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现就支持戏曲传承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1.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牢牢把握城市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积极推动戏曲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努力把戏曲打造为对群众有吸引力、对社会有影响力的合肥文化名片。

二、工作目标

2.到2020年,健全戏曲传承保护工作体系、戏曲人才培养体系、戏曲发展政策支持体系、戏曲创新发展体制机制,每年推出一批庐剧等戏曲原创剧目,挖掘整理一批珍贵的戏曲文献和优秀传统剧目,培养一批专业戏曲人才,培育一批热爱戏曲艺术的忠实观众,打造独具特色的戏曲旅游文化产品,努力提升戏曲艺术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形成有利于戏曲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出名家的良好环境。

三、主要任务

3.加强戏曲传承保护。开展合肥戏曲种类的调查,做好戏曲艺术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研究和管理。通过数字化等科技手段,加大对庐剧等现存地方戏曲文献、资料及老一辈戏曲艺术家舞台影音资料的抢救性记录和保护。积极筹建“庐剧艺术传承中心”和戏曲名家艺术馆。把实施精品战略和加强传统剧目的抢救结合起来,每年复排1—2台经典剧目。

4.支持戏曲剧本创作。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创作活动,支持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建立创作采风基地、基层服务联系点,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底蕴,积极反映全市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加强剧本创作规划引导,建立重大题材创作项目奖励扶持机制,通过“征集新创一批、整理改编一批、买断移植一批”,调动全社会力量创作戏曲剧本。建立市戏曲剧本资源库,不断丰富完善资源库内容。

5.支持戏曲演出。把戏曲演出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制定戏曲剧目供给目录与标准,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组织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到农村、进社区为群众演出,把下基层演出场次列为考核指标。实施戏曲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戏曲剧目演出的补贴力度,探索建立公益演出下基层服务配送体系。统筹城乡剧场资源,引导形成一批戏曲演出基地,鼓励戏曲院团开展驻地演出。搭建戏曲艺术交流平台,积极举办全国性戏曲艺术展演活动。鼓励本市戏曲艺术演出团体“走出去”,参加全国性戏曲展演交流活动。

6.加强戏曲专业人才培养。制定戏曲人才培养计划,采取院校培养、校团结合、师徒传承等多种方式,加强戏曲艺术表演、创作人才特别是青年戏曲人才的培养,选送有潜质的创作、表演人才赴全国重点戏剧院团深造进修。定期招收庐剧表演专业(大专)学生,委托专业艺术学院代培;招收作曲、导演专业(本科)学生,委托国家级戏剧学院代培,建立庐剧大专、本科班专业学历教育。充分利用戏曲表演类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优质资源参与戏曲教学。开辟绿色通道,加大戏曲专业人才引进力度。教育部门要积极调研戏曲教育人才类型并制订相关人才培养计划,文化部门积极引进培养相关类型人才,共同探索学校与社会演出团体联合培养项目人才的新模式。建立项目培养人才服务基础教育机制,服务范围包括文艺演出、师资培训、乡村教育支持等领域,为优先保障教育事业和繁荣文化产业提供有力支撑。

7.改善戏曲创作生产场地条件。把市级庐剧等地方戏曲排练和演出场所建设纳入市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统筹推进,县(市)区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