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枣庄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枣庄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枣政办发〔2024〕8号

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各大企业:

《枣庄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12月16日



(此件公开发布)

枣庄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要求,抢抓低空经济发展的窗口机遇期,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发展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枣庄重要指示精神,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担当,聚焦“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目标,坚持制造为先、集成谋划,着力夯实基础设施支撑,聚力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区。到2027年,产业能级迅速扩大,打造以低空制造产业为核心、以低空保障产业为支撑、以低空创新服务业为特色的产业体系,培育集聚低空经济链上企业50家以上,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初步形成低空地面基础设施骨干网络,建成1个支线机场、布局2个通用机场、建设100个垂直起降场(点);低空场景丰富多元,围绕农林植保、应急救援、治安防控、巡检勘察、物流配送、无人机表演、航拍航摄、无人机驾培等领域形成10类典型案例、200个应用场景,无人机商业飞行取得突破性进展。科技创新取得突破,力争建成5家以上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

二、重点任务

1.壮大延伸产业链条。系统梳理低空经济产业相关企业清单,加快绘制低空经济产业图谱。立足我市制造业优势,推动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与低空经济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围绕锂电池、氢能电池、高性能材料、零部件加工等领域,发挥新能源、复合材料、精密机械等企业配套能力,提升低空经济产业链配套水平。(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商务局、市能源局、市智能制造产业促进中心,各区〈市〉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以下工作任务均需各区〈市〉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负责落实,不再一一列出)

2.梯度培育优质企业。支持我市企业与行业内市场份额占比高和技术优势明显的企业错位发展、协同发展,鼓励企业建设无人机整机及核心零部件智能工厂,争取培育一批低空领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鼓励企业、高校院所开展航空材料、电池、飞控、动力、元器件等关键技术的原始创新、技术转化及应用,形成完善的低空经济产业链。(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智能制造产业促进中心)

3.加快低空产业集聚。依托零碳智谷、枣庄低空经济动力谷、滕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特色产业园区,积极招引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和工业无人机等整机研发、制造及零部件制造领域项目落户枣庄。加快推进无人机、直升机整机制造及配套项目落地投产达效。加大低空产业基金整合力度,发挥其杠杆作用,加快低空产业集聚发展。(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

4.强化行业人才引育。实施“榴枣归乡”工程,用好现有人才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招引低空经济创新团队和高端人才,鼓励持有“高含金量”职业资格的专业人士来枣创新创业。支持枣庄学院、枣庄职业学院、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枣庄经济学校等院校开设低空领域相关专业或课程,培养低空经济专业技能人才。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低空经济紧缺人才。鼓励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共建开放型区域低空经济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推动成立全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鼓励各方组建低空经济产业创新联盟,加快形成“共创、共治、共享”治理模式。(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交通运输局、枣庄学院、枣庄职业学院、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枣庄经济学校)

5.打造技术创新平台。加强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的培育和引进,支持科技企业与科研机构组建绿色、智慧、安全技术创新联合体,协同建设低空经济领域的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重点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建立发动机叶片精密加工工艺与装备中试平台,力争建成国家级商用发动机叶片制造基地。鼓励跨国公司、国外科研机构在我市建设前沿技术研发中心,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在创新创业大赛重点支持低空经济行业,激发各界创新动能。(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气象局)

6.推进核心技术攻关。瞄准智慧化方向,开展精准定位、感知避障、自主飞行、光电探测、智能集群作业、反制及抗干扰、发动机叶片和传动系统精密齿轮/轴承高效低成本制造等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培育和发展低空航空器专用航空材料(铝合金、钛合金、航空钢材、复合材料等)、航空部件、氢动力等关键技术攻关。鼓励引导我市企业进入航空锂电池研发领域,在市级科技项目上予以支持。(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7.激发企业创新动能。发挥枣庄航空材料加工制造优势,加强先进光电子材料、无机功能材料等领域技术创新,重点孵化高性能气凝胶隔热材料、先进光子材料等项目,实现先进关键材料研发项目批量落地投产。推进精密元器件、无人机发动机和传动系统、任务载荷设备等核心零部件研制,提升国产化能力。开展低空航空器(无人机、直升机、eVTOL、飞行汽车等),飞机保障车辆(飞机牵引车、清水车、地面电源车等)、应急救援车辆(应急指挥车、消防救援车、医疗急救车等)等低空航空器配套设备产品研发。(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8.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定期发布低空前沿技术应用推广目录,依托山东科技大市场,对创新成果进行发布,举办对接展会,推动供需精准对接。遴选科技成果评价和转移转化专业机构,构建科技服务和技术市场新模式。落实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和首批次新材料激励政策,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9.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枣庄翼云机场建设,打造成运输机场与低空飞行融合发展的“运通融合标杆机场”,实现支线运输、通用航空良性互动、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