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加快推进低空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加快推进低空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
苏工信装二〔2024〕431号

各设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现将《加快推进低空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4年12月23日

加快推进低空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低空制造产业涵盖低空航空器、低空信息基础设施等研发和制造,是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方向。为深入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工信部联重装〔2023〕181号)、《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工信部联重装〔2024〕52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24〕28号)等有关文件精神,抢抓低空经济密集创新和高速增长的战略机遇,加快建设低空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地,制定本行动方案,实施期为2025年至2027年。

一、行动目标

按照国家和省加快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部署,认真落实“1650”产业体系建设相关要求,聚焦低空制造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产业基础坚实、科教资源丰富、营商环境优良、市场规模巨大等优势,坚持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因地制宜、开放融合,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着力提升研发创新和智能制造能力,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高重点产品技术供给能力,多元化吸引资本投入,持续壮大产业规模,不断完善产业生态,努力建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低空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地,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力争到2027年,基本形成覆盖上中下游的低空制造产业特色产业链,初步建立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发展新模式: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推进实施一批企业研发能力提升项目,落地一批重大创新载体,形成各类研发主体高效协同的产业创新体系,攻克一批低空制造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基本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

——产业发展加快集聚。一批标志性产品加快产业化落地,培育3~5家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低空制造产业链龙头企业,涌现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形成一批国内有影响的低空制造产业创新发展园区,产业规模总体处于国内第一梯队。

——产业生态高效融合。低空制造产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创新成果产业化机制与行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企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标准体系有力支撑低空制造产业发展,形成一批先进技术产品创新应用示范案例。

二、重点方向

(一)低空航空器

1.整机制造。重点发展大中型工业级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等新型无人驾驶航空器,积极布局中型轻型直升飞机、轻型多用途飞机、大中型固定翼飞机等低空通航飞机整机制造,完善远中近结合、高低速互补、载物载人兼具的低空航空器产品体系。

2.关键配套。持续完善飞控系统、动力系统、通信系统、北斗导航、任务载荷等机载关键系统。重点推进航空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电动低空航空器核心部件研发。着力突破主控芯片、传感器等核心元器件。加快先进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在低空航空器领域研发应用。

(二)低空信息基础设施

1.低空智联网。推动5G/5G-A、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北斗、卫星互联网等低空智能网联技术研发,加快星地融合通信网络建设。推动“云—网—边—端”低空算力设施部署,加强低空通信、感知和计算能力融合。支持低空飞行数据平台开发,提升三维高精度地图、通信导航、气象数据等低空信息服务能力。支持网络安全防控系统发展,保障低空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

2.低空业务平台。支持研发低空飞行服务管理系统等平台,完善空域规划评估、飞行计划申请、飞行活动管理等系统功能。支持研发低空安全防控系统等平台,开发雷达、光电、视频等各类低空监测设备及应用方案,提升空域感知决策能力,支持研发无人机反制装备,增强无人机监视与反制能力。

三、主要任务

(一)实施核心技术创新策源行动

1.构建高效产业创新体系。组织实施低空制造产业企业研发平台创新能力提升专项工程,梳理重点企业研发能力提升投资项目清单,支持企业研发平台提档升级。加快建设先进无人机系统技术与装备中心,聚焦低空航空器行业共性技术研发,提升技术供给和行业服务能力,打造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低空经济创新发展研究院、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等一批重大创新载体建设,推动建设一批低空制造产业产学研用联合实验室。支持各类研发主体加强协同创新,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为支撑,重大创新平台为引领的高效能产业创新体系。到2027年,低空制造领域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取得积极成效,新增一批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

2.加快关键技术创新突破。组织编制低空制造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科学评估重点环节关键核心技术发展水平,提出重点技术研发方向和分阶段目标。组织开展低空制造产业关键技术产业链协同攻关,支持重点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引导优势企业和研究机构持续深化合作,重点突破低空航空器整机制造及关键配套、低空飞行管理、探测感知、电磁频谱管理、北斗应用、装备安全和网络数据安全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低空航空器产品性能及飞行服务保障能力。到2027年,省制造强省建设专项资金支持低空制造产业协同攻关项目10项左右。

(二)实施创新成果产业化攻坚行动

3.提升研发成果产业化能力。布局建设一批低空制造产业中试平台,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化服务机构协同强化新机型试制、新材料应用、新概念验证能力,推动技术成果工程化突破和产业化应用。支持建设一批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围绕成果转化、检验检测、创新孵化、引才育才等方向,提升创新成果产业化服务能力。采用市场化手段,举办低空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论坛,组织先进技术产品展览展示,加强产学研用交流对接,推动一批研发成果孵化落地。组织开展科技产业金融对接活动,引导资本市场支持低空制造产业化项目。支持低空航空器适航取证,加快商业化应用落地。到2027年,低空制造产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批优秀研发成果实现产业化落地。

4.加强重点产品推广应用。组织低空制造产业先进技术产品供需结对专项活动,针对应急救援、医疗救护、国土测绘、巡检巡查等公共服务,智慧物流、文体旅游、空中出行等行业应用需求,支持低空制造产业企业与应用场景单位协同探索产品研制、场景构建、示范运行一体化的商业模式,支持集成应用服务商发展,推动应用场景规模化落地。编制发布低空制造产业先进技术产品创新应用示范案例,推广一批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支持符合条件的低空制造装备及系统纳入省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目录,用好首台(套)重大装备、首版次软件、首批次新材料支持政策,推动首飞首购首用。到2027年,累计形成30项左右低空制造产业先进技术产品创新应用示范案例。

(三)实施“筑峰强链”服务强企行动

5.推进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加大对重点企业产品研发、项目建设、市场开拓、要素保障、上市培育等支持力度,推动低空制造产业“筑峰强链”重点企业做强做优。聚焦工业级无人机、eVTOL、大中型固定翼飞机、直升机等新型航空器整机制造,支持头部企业加强资源整合,强化对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的引领和组织协同,引育一批“链主”企业。聚焦飞控系统、动力系统、任务载荷、核心传感器、航空材料、低空智联网、低空业务平台等重点领域,支持企业专注细分市场,加大研发创新投入,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到2027年,培育3~5家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低空制造产业链龙头企业,涌现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

6.提升重点企业服务效能。建立“筑峰强链”重点企业服务直达机制,加强政策需求收集和反馈,定期开展企业走访调研,针对性协调解决发展难题。推进集群促进组织建设,为重点企业精准“画像”,围绕需求精准推送产业政策,实现“政策找企”,保障企业应享尽享政策红利。组织开展政策法规培训,支持第三方服务机构面向重点企业开展产业政策、标准法规、质量认证、适航许可等培训,提升涉企服务效能。加强低空制造产业行业组织建设,广泛组织行业交流活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化交流与协同合作。到2027年,面向以“筑峰强链”企业为重点的企业服务机制全面完善,服务效能和企业满意度大幅提升。

(四)实施产业载体能级提升行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