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泰安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泰政字〔2018〕7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单位,省属以上驻泰各单位:
为推动标准化工作顺利开展,全面深化我市标准化工作改革,根据《
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
鲁政字〔2018〕125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全面推进泰安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圆满完成我市承担的各项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任务,初步形成覆盖经济社会各领域、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型泰安标准体系,打造一批创新平台和试点示范项目,培育一批体现泰安特色的先进标准,创新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
1.乡村振兴领域。实施乡村振兴标准支撑工程,建成泰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玉米、肉鸭、鲤鱼、粮改饲标准创新平台,完成苗木花卉、农村电商、美丽乡村等试点建设,完善农业农村标准体系,培育形成一批体现泰安农业特色的先进标准。到2020年,力争在玉米、蔬菜、果品、水产、畜牧等产业领域和泰山草药、乡村旅游、农 村电商等特色领域制定国家标准1项,地方标准3项,团体标准10项。
2.新旧动能转换领域。围绕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大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标准领航工程,紧扣全市培植“三强”企业重点工作,重点抓好各级标准化试点建设,助力全市千亿产业集群发展,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领先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团体标准。加强传统优势产业领域标准化建设,开展对标达标提升行动,逐步建立起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的新旧动能转换标准体系。到2020年,力争在电线电缆、起重机械等传统产业领域培育制定先进适用的团体标准5项,在新材料、特高压输变电等新兴产业领域培育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3项、团体标准5项。
3.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设“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群众获得感强”的营商环境,大力实施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标准保障工程,完成新泰国家政务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推广新泰市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经验做法,加快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领域标准化建设,公共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显著提高。到2020年,力争在政务服务、基本公共服务等领域制定国家标准1项、地方标准2项。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乡村振兴标准支撑工程
1.建设标准创新平台,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围绕发展现代农业,依托农业主产县(市、区)和企业,抓好标准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重点建设肥城市玉米标准创新平台、岱岳区粮改饲标准创新平台、新泰市肉鸭标准创新平台、东平县鲤鱼标准创新平台项目,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2.完善农业标准体系,提高标准有效供给。加强品牌标准建设,大力培育先进适用的团体标准。围绕泰安市特色农产品,重点抓好新泰芹菜、马家寨子香椿和肥城王晋甜瓜“团体标准”的制定。推动泰山“四大名药”、良心谷有机茶产业基地和惠农生物科技食用菌标准化试点建设,加强农业标准化推广,为农作物种植全过程提供标准支撑。
3.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抓好农业农村领域重点标准化试点培育工程,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技术支撑。着力抓好泰山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苗木花卉综合标准化示范区、云农公社农村电商标准化试点,推进岱岳区里峪村、南大圈村“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和岩庄社区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二)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标准领航工程
1.全面提升制造业标准化水平。积极服务“三强”企业,突出工业强基和智能制造,供给先进适用标准,以标准引领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做好泰开输变电产业集群、盛源电力工业级氧化铝产业、山能重装大族高端激光加工装备制造业、大禹工业循环水减排系统、大唐高档定制家居产业标准化试点建设。重点围绕我市特高压输变电、电线电缆以及起重机、钢球等产业集群,加强我市输变电装备产业标准化现状及发展对策基础研究,引导企业积极主导和参与制定(修订)国家、行业标准,积极发挥产业技术联盟组织 的作用,大力推动团体标准建设,完善标准体系,提高标准有效供给。
2.着力打造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重点做好泰安路德“高强智能土木合成材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试点”和山东泰开“高端装备制造业(电工装备)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围绕我市输变电、电线电缆、汽拖配件等行业,积极开展“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推出一批具有泰安特色和先进技术水平的领先标准,培育企业标准“领跑者”,形成支撑新旧动能转换的标准化典范,以先进标准推动“泰安制造”质量提升。
3.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建设。在文化旅游、物业服务、养老服务等民生服务领域,制定一批服务标准和评价标准,打造一批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重点抓好(国家级)泰山索道运营服务标准化试点,省级泰山景区客运服务标准化试点、保丽金康物业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以及长城老年护理院、颐博养老护养院2个省级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和泰山方特欢乐世界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等建设工作,推动我市服务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
(三)实施公共服务标准保障工程
1.全面推行政务服务标准化。依托新泰市政务中心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制定行政审批服务系列国家标准和“一次办好”地方标准,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的政务环境,带动全市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
2.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重点完善医疗卫生、社会服务、公共文化等领域的管理标准和服务标准,深入推进泰安市医保服务和肥城市农村文体广场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推动城乡、区域之间标准衔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3.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标准化建设。加快培育和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标准化试点,突出经济效益和生产、生态、生活融合发展, 探索研制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关标准,着力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市实施标准化战略(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各领域标准化工作改革。各县(市、区)要进一步完善领导体制,研究解决推进实施标准化战略和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一步推动工作落实。
(二)加大政策支持。每年对标准化项目组织专家评选,对入选项目承担单位给予一次性资助奖励。对承担国际、国家、省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的单位,对主导制定(修订)或参与制定(修订)国际、国家、行业、地方和团体标准的单位,对获得国家、省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的单位及对完成省级标准创新平台建设和标准化基础研究课题的单位分别给予一次性资助奖励。
(三)加强考核评价。开展标准化工作考核评价,制定标准化发展水平考核办法。严格落实“月调度季评估年度考评”制度,确保全面完成(泰安)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各项目标任务。每月23日由各县(市、区)标准化主管部门向泰安市实施标准化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区域内各项任务工作进展情况。每年一季度由各县(市、区)质监部门向市质监部门提报区域内各领域市级标准化试点,市质监部门每年择优选取市级试点项目推荐申报“山东标准”建设行动计划项目。
(四)强化宣传培训。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总结标准化工作典型经验做法,树好标杆示范,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标准制定、实施和监督,为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和泰安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附件:1.泰安市实施标准化战略(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 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2018年度行动计划项目(表1-3)
3.“山东标准”2018年度建设项目计划(泰安,表1-9)
泰安市人民政府
2018年10月17日
《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泰安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解读
发布日期:2018-12-28
一、《实施意见》出台的背景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谁制定标准,谁就拥有话语权;谁掌握标准,谁就占据制高点。”3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我省和山西省、江苏省、广东省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6月8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了《
关于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7月16日,召开了全省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动员大会,龚正省长讲话指出,开展全国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是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是重塑开放优势、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提升标准化水平、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的必由之路。他要求要抢抓试点机遇,全领域、全方位推进标准化综合改革,努力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
标准化工作水平的提升,是推动泰安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但由于我市的标准化工作存在着产品标准水平低、企业标准意识弱、品牌技术含量少、标准化组织机构建设滞后等诸多问题,影响了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标准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引领性作用,与我市实际紧密结合,加快形成实施标准化战略、落实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任务的工作机制和强大合力,全面推进泰安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以标准化助力泰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实施意见》出台的依据
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
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