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管理办法的通知
合政办〔2020〕15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布2023年度市政府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2024-05-28)规定,继续实施,有效期延长至2025年12月 31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合肥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10月23日
合肥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快推进政务信息系统互联和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充分发挥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在深化改革、转变职能、创新管理、大数据发展与应用中的重要作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
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 ( 国发〔2015〕50号)、《
国务院关于印发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 国发〔2016〕51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皖政办〔2017〕17号)等文件,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及其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政务数据资源,是指政务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获取,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各类数据资源,包括政务部门直接或通过第三方依法采集的、依法授权管理的和因履行职责需要依托政务信息系统形成的数据资源等。
本办法所称政务部门,是指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和派出机构、乡(镇)人民政府,以及法律法规授权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
本办法所称政务数据资源共享,是指政务部门因履行职责需要使用其他政务部门的政务数据资源或者为其他政务部门提供政务数据资源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政务数据资源开放,是指政务部门面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政务数据资源的行为。
第四条 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应当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遵循统筹规划、集约建设、汇聚整合、鼓励开发、依法管理、安全可控的原则。
第五条 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全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工作,统筹协调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工作的重大事项。
市数据资源局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全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工作;指导、协调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平台的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指导和组织各政务部门编制政务数据资源目录;组织开展对本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和派出机构、县(市、区)人民政府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工作的考核。县(市、区)、开发区数据资源局负责本辖区内政务数据共享开放的日常管理工作。
各政务部门负责本部门与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平台的联通,在其职责范围内做好政务数据资源的采集汇聚、目录编制、数据提供、更新维护、安全管理和宣传教育等工作。
第六条 各政务部门的政务数据采集、目录编制、共享开放、运行维护等政务数据共享开放全流程工作经费,由各级财政予以保障。
第七条 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经费应当与政务部门落实政务数据共享开放的情况进行联合评估,凡不符合政务数据共享开放要求的,不予审批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
第二章 平台建设与目录管理
第八条 市数据资源局统筹建设全市统一的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县(市、区)和其他市直政务部门原则上不再新建政务数据共享平台。
各政务部门应当抓紧推动本部门业务信息系统接入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凡新建的需要跨部门共享数据的业务信息系统,原则上通过共享平台实施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原有跨部门数据共享交换系统应当逐步对接或者迁移到共享平台。
第九条 政务数据资源实行目录管理。政务数据资源目录包括共享目录和开放目录。
各政务部门应当依据国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明确政务数据的分类、责任方、格式、属性、更新时限、共享开放类型、共享开放方式、使用要求等内容,及时编制部门政务数据资源目录。
市数据资源局负责汇总形成市政务数据资源目录,并建立目录更新机制。市、县(市、区)、开发区数据资源部门负责对本级各政务部门政务数据资源目录更新工作的监督和评估。
第十条 政务部门使用财政性资金建设的信息化项目立项申请前,应当预编形成项目数据资源目录作为项目审批要件。项目建成后,除涉密项目外,应当将数据资源目录纳入共享平台目录管理系统,作为项目验收的必要内容。
第十一条 政务部门应当对本部门的政务数据资源目录进行动态管理、定期维护。
因法律、法规修改或者行政管理职能发生变化等因素涉及政务数据资源目录调整的,相关政务部门应当在情形发生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更新。
政务数据使用方对政务数据资源目录和获取的政务数据有疑义或发现有明显错误的,应当及时通过共享开放平台反馈政务数据提供部门予以校核。政务数据提供部门应当自收到校核信息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校核并反馈政务数据使用方。
第三章 数据共享
第十二条 政务部门共享政务数据资源应当遵循共享为原则、不共享为例外,通过共享平台实现在本市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统筹共享和无偿使用。
第十三条 政务数据资源按共享类型分为无条件共享、有条件共享、不予共享三类。
可提供给所有政务部门共享使用的政务数据资源属于无条件共享类;可提供给相关政务部门共享使用或仅能够部分提供给所有政务部门共享使用的政务数据资源属于有条件共享类;不宜提供给其他政务部门共享使用的政务数据资源属于不予共享类。
第十四条 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电子证照等基础库的基础信息项,应当通过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无条件共享。
健康保障、社会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价格监管、能源安全、信用体系、城乡建设、社区治理、生态环保、应急维稳、精准扶贫、政务服务等主题库的政务数据,应当通过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无条件或有条件共享。
凡列入不予共享类的政务数据,必须有法律、法规、规章或国家、省的相关文件依据。
第十五条 属于无条件共享类的政务数据,使用部门直接通过共享平台检索数据目录,查找、获取本部门履行职能所需数据。
属于有条件共享类的政务数据,使用部门应当根据本部门履行职责需要,通过共享平台向提供部门提出申请;提供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同意共享的,通过共享平台提供所需数据;不同意共享的,应当说明理由并提供依据。超过5个工作日不答复也不说明理由的,视同提供部门同意。
第十六条 市数据资源局根据“一网通办”、城市精细化管理、社会智能化治理等需要,按照关联和最小够用原则,以营商环境、政务服务、基层治理、应急管理的应用需求为基础,明确数据共享的具体应用场景,建立以应用场景为基础的授权共享机制。
政务部门的应用需求符合具体应用场景的,可以直接获得授权,使用共享数据。
第十七条 政务部门办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申请事项,凡是能够通过共享平台获取政务数据的,不得要求其重复提交相关材料;通过共享平台获取的政务数据,可以作为行政管理、服务和执法的依据,但法律法规规定不适用电子文书的除外。
第四章 数据开放
第十八条 政务数据资源开放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有关规定,按照无条件开放、依申请开放和依法不予开放三类进行管理,开放属性应当经过政务部门政务公开审查确定。
政务部门不得开放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务数据。但经权利人同意开放或者政务部门认为不开放可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