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5成果报告评审主要修改意见表
附件1
成果报告评审申请表
项目名称 |
|
|||
项目类别 |
|
项目编号 |
|
|
工作时限 |
|
投资总额(万元) |
|
|
野外验收时间 |
|
野外验收等级 |
|
|
项目承担单位申请终审意见 |
c |
|||
调地 管理 中心 或省 地质 勘查 基金 管理 机构 安排 意见 |
提交成果申请日期 |
|
验收地点 |
^ |
验收日期 |
|
其它事项 |
|
|
评审专家名单 |
组长: 成员: |
|||
签字: 年 月 日 |
||||
厅地 勘处 意见 |
签字: 年 月 日 |
制表人:
日期: 年 月 日
附件2
地质工作项目成果报告送审稿受理单(留存联)
受理编号:
项目名称 |
|
||||
承担单位 |
|
||||
通讯地址 |
|
||||
联系人 |
|
电话 |
|
传真 |
|
受理材料 |
报告:,附表:,附图:,附件: |
||||
受理人 |
|
电话 |
|
传真 |
|
受理时间 |
|
受理部门 |
|
地质工作项目成果报告送审稿受理单(回执联)
受理编号:
项目名称 |
|
||||
承担单位 |
|
||||
通讯地址 |
|
||||
联系人 |
|
电话 |
|
传真 |
|
受理材料 |
报告:,附表:,附图:,附件: |
||||
受理人 |
|
电话 |
|
传真 |
|
受理时间 |
|
受理部门 |
|
附表3-1
项目名称:
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报告质量等级评分表
项目编号:
项目 |
考评内容及要求 |
得分 |
1.报告编写质量(10分) |
(1)文、图、表齐全完善,相互吻合,复制质量好。3分 |
|
(2)章节安排齐全合理、层次清楚、结论明确。3分 |
|
|
(3)客观、真实、全面反映项目工作成果。4分 |
|
|
2.补课工作 (5分) |
是否按野外验收意见书进行了补课工作。5分 |
|
3.各项资料 吻合程度 (30分) |
(1)地质报告、地质图说明书的论点、结论等与野外实际资料有无矛盾。 15分 |
|
(2)地质图、实际材料图与工作手图、野外记录等原始资料有无矛盾。15分 |
|
|
4.地质报告 及说明书 (25分) |
(1)地质报告、地质图说明书章节是否齐全,内容是否翔实,是否立论有据,突出了新发现、新进展、新认识、体现了三性(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和三化(表准化、数据化、图表化)。充分反映了测区的工作成果和地质特点。12分 |
|
(2)地质报告、地质图说明书文字是否精炼流畅,文、图表是否一致。8 分 |
|
|
(3)地质报告的复制。5分 |
|
|
5.地质编稿 原图(20分) |
(1)地质编稿原图、地理底图是否数学精度符合要求,内容要素齐全,避让关系适当,图例图式符号、线划、注记等符合有关规定,清绘质量好, 差错少。10分 |
|
(2)地质编稿原图是否图面结构合理,反映了测区的地质特点,图面表达内容符合有关规范和技术要求。5分 |
|
|
(3)编图技巧是否有一定创新,图件是否做到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5 分 |
|
|
6.重要地质成果(5分) |
按国内先进每项3分、省内先进每项1分。5分 |
|
7.原本资料归 档要求(5分) |
原始资料整理是否符合归档要求。5分 |
|
合计 |
|
|
报告质量等级评分标准 |
优秀≥90分,75分≤良好<90分,60分≤合格<75分,不合格<60分。 |
报告质量等级 |
? |
||
审查人签字:
年月日 |
||
评审委员会组长签字:
年月日 |
附件3-2
矿产资源勘查成果报告评审质量等级评分表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项目 |
考评内容及要求 |
得分 |
||
1.报告编写质量(10分) |
(1)文、图、表齐全完善,相互吻合,复制质量好。3分 |
|
||
(2)章节安排齐全合理、层次清楚、结论明确。3分 |
|
|||
(3)客观、真实、全面反映项目工作成果。4分 |
|
|||
2.资料与成果质量及吻合程度(20分) |
(1)各项工程、地质工作、物化探工作、样品采集和测试工作质量好。8分 |
|
||
(2)资料整理质量好。3分 |
|
|||
(3)各项资料得到充分、恰当利用。4分 |
|
|||
(4)报告各项论述的资料依据充分、结论可靠。5分 |
|
|||
3.工作部署合 理性和任务目 标完成情况 (20分) |
(1)技术方法选择和相互配合合理有效。4分 |
|
||
(2)工作部署、工程布置合理有效。4分 |
|
|||
(3)完成项目总体目标任务。6分 |
|
|||
(4)达成项目预期成果。6分 |
|
|||
4.资源量计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15分) |
(1)矿体圈定合理、准确,地质依据充分。5分 |
|
||
(2)工业指标、计算方法、计算参数、计算公式选用正确,计算准确。5分 |
|
|||
(3)级别和块段划分符合相关标准。5分 |
|
|||
5.矿床技术经济概略评价水平(10分) |
(1)对矿床利用的自然条件、技术条件、经济条件及对环境的影响论述客观正确5分 |
|
||
(2)技术经济综合评价客观正确。5分 |
|
|||
6.综合研究水平(20分) |
(1)全面、系统、准确论述区域、矿区地质矿产特征。4分 |
|
||
(2)基本阐明矿体特征,矿石物质组份、赋存状态和采选冶性能。6分 |
|
|||
(3)基本阐明矿床成因、控矿因素,确定找矿标志。4分 |
|
|||
(4)全面、系统、客观、准确地对区域资源潜力进行总体评价。6分 |
|
|||
7.原本资料归 档要求(5分) |
原始资料整理是否符合归档要求。5分 |
|
||
合计 |
|
|||
参加计分单项标准分之和 |
|
最后得分 |
|
|
报告质量等级评分标准 |
优秀≥90分,75分≤良好<90分,60分≤合格<75分,不合格<60分。 |
报告质量等级 |
||
|
||||
评审人签字:
年月日 |
||||
评审委员会组长签字:
年月日 |
备注:记分办法:表中“具体要求”一栏所列内容为计分单项,如无某一单项内容,则不参加计分,在评分栏注记“无”。“最后得分”=(“合计”÷“参加计分单项标准分之和”)×100。以“最后得分”评定等级。
附件3-3
地球物理调查成果报告评审质量等级评分表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项目 |
考评内容及要求 |
得分 |
||
1.技术资料是 否齐全、准确 (15分) |
技术资料齐全、准确(14-15分); 主要技术资料具备、基本准确(8-13分); 技术资料不够齐全、准确程度较差(0-7分) |
|
||
2.地质成果和原始资料的吻合程度(10分) |
吻合程度好(9-10分); 吻合程度较好或一般(5-8分); 吻合程度较差(0-4分) |
|
||
3.地质成果的 综合研究水平 (30分) |
充分运用新方法新技术,成果有较大创新,有较好的应用效果(27-30 分); 成果质量可靠,有一定的综合研究水平(18-26分); 综合研究和成果质量的可靠性较差(17分以下) |
|
||
4.地质成果和综合图件的质 量(20分) |
报告结构层次清晰、文图表完备,编排合理,文图吻合,文字编写简 练明确(18-20分); 报告、文图表基本完备,编排基本合理,文图吻合(12-17分); 报告、文图表欠完备,编排不合理,内容不全(11分以下) |
|
||
5.主要地质成 果是否符合任 务和有关技术 标准的规定(20 分) |
完全符合任务和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18—20分); 基本符合任务和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12-17分); 与任务和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有较大差距(5-11分); 不符合任务和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5分以下) |
|
||
6.原本资料归 档要求(5分) |
原始资料整理是否符合归档要求。5分 |
|
||
合计 |
|
|||
报告质量等级 评分标准 |
优秀≥90分,75分≤良好<90分, 60分≤合格<75分,不合格<60分。 |
报告质量等级 |
望 |
|
|
||||
评审人签字: 年月日 |
||||
评审委员会组长签字:
年月日 |
附件3-4
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报告评审质量等级评分表
项目名称:
项目 |
考评内容 |
评分标准 |
得分 |
||
1.野外工作 (20分) |
工作方法技术正确、有效;采样布局均匀、合理;采样点位准确、到位;实物样品齐全、准确、无污染;图件资料完整、齐全、准确(20分) |
野外验收不及格不得分, 野外验收及格10-14分, 野外验收良好15-17分, 野外验收优秀18-20分 |
|
||
2.样品测试 (20分) |
测试仪器精密、先进;方法检出限符合要求,报出率高;标准物质监控及二级监控样与内检合格率达到要求;密码抽检合格率高(20分) |
不及格(<59分)不得分, 及格(74~60分)6-12分, 良好(89~75分)13-16分, 优秀(100~90分)17-20分 |
|
||
3.图件编制(15分) |
(1)采样点位图、网格化数据图等基础图件完整、齐全、准确(4分) |
不完整不齐全不得分 较完整较齐全1-2分 完整齐全3-4分 |
|
||
(2)参数统计方法正确,统计单元与子区划分合理,直方图设计符合要求(4分) |
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较符合要求1-2分 完整齐全3-4分 |
|
|||
(3)元素地球化学图、异常图清晰、美观,反映矿产分布与地质特征(4分) |
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较符合要求1-2分 完整齐全3-4分 |
|
|||
(4)解释推断图重点突出,层次清楚,成矿信息鲜明(3分) |
不突出不清楚不得分 较突出较清楚2分 突出清楚3分 |
|
|||
4.异常查证(20分) |
(1)异常筛选方法先进、合理 (4分) |
不先进不合理不得分 较先进较合理1-2分 先进合理3-4分 |
严 |
||
(2)查证程序正确,评价手段快速、有效(5分) |
不正确无效不得分 较正确较有效2-3分 正确有效4-5分 |
|
|||
(3)检查异常典型,符合任务目标,取得显著成果(7分) |
不典型不显著不得分 较典型较显著3-4分 典型显著5-7分 |
|
|||
(4)异常查证数据、资料、图件完整、齐全、清晰(4分) |
不完整不齐全不得分 较完整较齐全1-2分 完整齐全3-4分 |
|
|||
5.报告编写质 量 (20分) |
(1)章节齐全,文图并茂,符合规范(3分) |
不齐全不符合不得分 较齐全较符合1分 齐全符合2分 |
|
||
(2)资料研究综合了地质、矿产资料,系统、深入(7分) |
不系统不深入不得分 较系统较深入2-3分 系统深入4-5分 |
|
|||
(3)异常分类评序合理,解释推断符合实际,成矿远景划分正确,找矿方向明确有据(5分) |
不合理不正确不得分 较合理较正确2-3分 合理正确4-5分 |
|
|||
(4)结论建议依据充分,观点清楚,重点突出(5分) |
不充分不清楚不得分 较充分较清楚2分 充分清楚3分 |
|
|||
6.原本资料归 档要求(5分) |
原始资料整理是否符合归档要求(5 分) |
|
|
||
合 |
|
||||
报告质量等 级评分标准 |
优秀≥90分,75分≤良好<90分,60分≤合格<75分,不合格<60分。 |
报告质量等级 |
|||
|
|||||
评审人签字: 年 |
|||||
评审委员会组长签字: 年 |
附件3-5
水文地质调查成果报告评审质量等级评分表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项目 |
考评内容及要求 |
得分 |
1.技术资料是否 齐全、准确 (15分) |
(1)资料的完备程度。7分 |
|
(2)文字报告、附图、附表的完备程度。5分 |
|
|
(3)数字化成果的完备程度。3分 |
|
|
2.地质成果和原 始资料的吻合程度(20分) |
(1)区域地质、构造论述的吻合程度。5分 |
|
(1)基础技术资料的吻合程度。4分 |
|
|
(2)文字报告、附图、附表的吻合程度。6分 |
|
|
(4)气象、水文数据的吻合程度。2分 |
|
|
(5)水文地球化学条件论述的吻合程度。3分 |
|
|
3.地质成果的综 合研究水平 (20分) |
(1)含水层、隔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的研究程度。3分 |
|
(2)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研究程度。3分 |
|
|
(3)地下水资源量的研究程度。4分 |
|
|
(4)地下水水质的研究程度。3分 |
|
|
(5)地下水开采的技术经济条件研究程度。3分 |
|
|
(6)地下水开采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程度。4分 |
|
|
4.地质成果和综 合图件的质量 (20分) |
(1)地质、水文地质的查明程度。3分 |
|
(2)地下水赋存和运移规律的查明程度。3分 |
|
|
(3)地下水资源计算参数的依据、计算方法选择合理性和地下水资源评价成果的可靠性。5分 |
|
|
(4)图件设计和编制的准确性、合理性、完整性和可读性。4分 |
|
|
(5)数字化成果和信息系统的质量。5分 |
|
|
5.主要地质成果是否符合任务和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20分) |
(1)工程部署的合理性。5分 |
|
(2)技术方法选用的正确性。4分 |
|
|
(3)地质成果与任务书的符合程度。6分 |
|
|
(4)地质成果与有关技术标准的符合程度。5分 |
|
|
6.原本资料归档 要求(5分) |
原始资料整理是否符合归档要求。5分 |
|
合计 |
|
|
报告质量等级评分标准 |
优秀≥90分,75分≤良好<90分, 60分≤合格<75分,不合格<60分。 |
报告质量等级 |
|
||
评审人签字:
年月日 |
||
评审委员会组长签字:
年月日 |
附件3-6
环境地质调查成果报告评审质量等级评分表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项目 |
考评内容及要求 |
得分 |
1.技术资料是 否齐全、准确 (15分) |
(1)资料的完备程度。7分 |
|
(2)文字报告、附图、附表的完备程度。5分 |
|
|
(3)数字化成果的完备程度。3分 |
|
|
2.地质成果和原始资料的吻合程度 (20分) |
(1)区域地质、构造论述的吻合程度。5分 |
|
(1)基础技术资料的吻合程度。4分 |
|
|
(2)文字报告、附图、附表的吻合程度。6分 |
|
|
(4)水文、土壤、植被数据的吻合程度。2分 |
|
|
(5)地球化学条件论述的吻合程度。3分 |
|
|
3.地质成果的 综合研究水平 (20分) |
(1)环境地质特征的研究程度。3分 |
|
(2)水环境、地形变、荒漠化等环境要素研究程度。4分 |
|
|
(3)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的研究程度。5分 |
|
|
(4)影响生态环境的地质作用研究程度。5分 |
|
|
(5)环境地质综合研究程度。3分 |
|
|
4.地质成果和综合图件的质量 (20分) |
(1)地质、环境地质的查明程度。3分 |
|
(2)地质环境问题论述的完整和准确程度。3分 |
|
|
(3)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方法选择合理性和评价成果的可靠性。5分 |
|
|
(4)图件设计和编制的准确性、合理性、完整性和可读性。4分 |
|
|
(5)数字化成果和信息系统的质量。5分 |
|
|
5.主要地质成果是否符合任务和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20分) |
(1)工程部署的合理性。5分 |
|
(2)技术方法选用的正确性。4分 |
|
|
(3)地质成果与任务书的符合程度。6分 |
|
|
(4)地质成果与有关技术标准的符合程度。5分 |
|
|
6.原本资料归 档要求(5分) |
原始资料整理是否符合归档要求。5分 |
|
合计 |
|
|
报告质量等级评分标准 |
优秀≥90分,75分≤良好<90分,60分≤合格<75分,不合格<60分。 |
报告质量等级 |
|
||
评审人签字:
年月日 |
||
评审委员会组长签字:
年月日 |
附件4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__项目成果报告评审意见书
皖国土资()评字[20]号
报告名称:
项目编号:
承担单位:
评审单位: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公章)
评审日期:年月日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印制
审查意见 |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受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委托,安徽省公益性地质调查管理中心或安徽省地质勘查基金管理机构)于年月日组织专家对项目承担单位提交的《报告》进行了评审。报告通过评审后,项目承担单位对成果报告送审稿进行了修改,于年月日提交了报告修改稿。经审查,项目承担单位按照评审意见和评审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对成果报告和有关图件作了修改,报告可以复制汇交。
安徽省公益性地质调查管理中心(公章) (安徽省地质勘查基金管理机构) 年月日 |
审查意见 |
|
|
一、任务来源、主要工作内容及目标 二、工作起止时间 三、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四、主要成果、成绩 五、存在问题及建议 六、评定等级 七、结语 |
|
|
评审委员会主任: (或专家组长) 年月日 |
|
|
|
|
||||||
序号 |
评审委员会职务 (专家组职务) |
姓名 |
技术职称 |
专业 |
工作单位 |
签名 |
|
1 |
主任(组长) |
|
|
|
|
|
|
2 |
委员(成员) |
|
|
|
|
|
|
3 |
|
|
|
|
|
|
|
4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要修改意见 |
|
项目承担 单位意见 |
; |
专家组长 复审意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