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33-3505-7288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打造工业互联网人才集聚高地的行动方案》的通知【全文失效】

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打造工业互联网人才集聚高地的行动方案》的通知【全文失效】

青人社规〔2020〕12号

USHUI.NET®提示:根据 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公布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青人社字〔2022〕6号规定,现行有效。

USHUI.NET®提示:根据 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宣布失效《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保险医疗管理和费用结算办法》等行政规范性文件的通知》(2023年1月4日规定,全文失效

 

各区市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展和改革局、教育局、科学技术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各有关单位:


  为助力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设,促进工业互联网人才快速集聚,我们制定了《关于加快打造工业互联网人才集聚高地的行动方案》,现予印发,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青岛市委     青岛市人力资源    青岛市发展和

  组   织   部      和社会保障局     改革委员会

  青岛市教育局     青岛市科学技术局   青岛市工业

  和信息化局

  青岛市财政局   青岛市地方金融

  监督管理局

  2020年12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加快打造工业互联网人才集聚高地的行动方案

  为助力建设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加快工业互联网人才集聚,全力打造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人才高地,制定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围绕青岛市实施工业互联网攻坚行动总体部署,以打造工业互联网人才集聚高地为目标,以加快高端工业互联网人才集聚为重点,运用平台化、市场化、生态化思维,实施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优化人才创新创业发展环境,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资金链、技术链融合发展,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到2022年,建立起一支规模较大、素质优良的工业互联网人才队伍,人才引领创新、支撑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一)坚持目标导向,深化产教融合,着力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实施“十百千万”人才培养行动,聚焦标识解析、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10个左右工业互联网主要方向,建设100个左右工业互联网培训实训(就业见习)基地,对接3000个工业互联网改造应用场景,培训1万名以上骨干技术技能人才,面向100多万名大中小学生开展工业互联网素养提升教育。

  (二)坚持需求导向,突出高精尖缺,围绕网络互联、平台开发及运维、安全控制等三大重点领域,实施“政策+平台+市场”链式招才,面向全球引进集聚5个左右国际顶尖人才(团队)、100名左右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行业领军人才、1000名以上海内外青年英才。

  (三)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机制创新,实施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推行人才“一站式”服务,人才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人才创新创业赋能体系全面升级,基本建立起近悦远来的工业互联网人才发展生态。

  二、主要措施

  (一)实施“十百千万”培养行动

     1.制定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评价标准。依托卡奥斯平台等资源优势,积极争创工业互联网领域人才培养评价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支持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发工业互联网相关专业“1+X”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评标准。指导工业互联网改造企业申报新职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探索开展工业互联网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试点开展工业互联网职称评审,畅通工业互联网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依托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市场主体引进发达国家先进认证体系,开展信息与通信技术(ICT)方面国际化职业资质认证。(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

  2.建设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体系。依托青岛市企业家学院、青岛工业互联网学院,打造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主阵地。支持青岛工业互联网产学研合作联盟整合平台、企业、院校优势资源,合作开展工业互联网人才教育。鼓励驻青高校增设工业互联网人才紧缺专业,按规定择优给予最高300万元奖补。鼓励头部企业面向社会培养急需紧缺专业实用人才,重点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应用型硕博研究生,按绩效给予最高300万元奖补。支持职业院校、技工院校为企业定制培养工业互联网人才,符合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条件的,按规定给予奖补。(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

  3.打造工业互联网培训实训高地。鼓励工业互联网头部企业和驻青高校合作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工业互联网实训基地,认定一批市级工业互联网培训实训基地、继续教育基地和青年就业见习(实习实训)基地。支持实施工业互联网改造企业创建产教融合型企业,经认定后按兴办职业教育投资额的30%比例抵免本企业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各区市)

  4.实施工业互联网专项培训。实施万人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计划,促进专业技术人才与高技能人才融合发展,每培训合格1人按照不超过2000元给予补贴。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计划,对专业技术人才参加工业互联网知识更新培训,按规定记入个人继续教育学分。强化青年人才储备,对在校硕士、博士研究生来青在企业参加实习,在一定期限内按每人每月3000元的标准给予实习生活补贴。鼓励全日制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组织在校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各区市)

      5.大规模开展工业互联网素养教育。出台青岛市人工智能教育实施意见,面向100多万名大中小学生开展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素养提升教育,全面储备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未来人才。开展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示范校创建活动,到2022年,全市创建100所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教育示范校。支持建设工业互联网职业体验和启蒙教育基地。(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各区市)

  (二)实施全球英才引聚行动

  6.实施领军人才集聚计划。支持企业(项目)引进掌握工业互联网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引领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经产业主管部门组织推荐、按程序评审认定后,全职引进的,给予最高500万元生活补贴;对领军人才领衔的团队项目,经评审认定,给予最高1亿元项目资助。(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各区市)

  7.实施高端人才扩容计划。支持企业(项目)引进掌握工业互联网领域先进技术、在行业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海内外高端产业人才,经产业专班推荐、按程序确定后,全职引进的,连续三年,按照上年度在青纳税劳动报酬的30%给予奖励;对来青创业的,连续三年,按照企业上年度在青纳税额与个人占股比例乘积的30%给予奖励。(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各区市)

  8.实施青年英才引进计划。支持用人单位引进全球TOP200高校、自然指数前100名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毕业生,每引进1人按照博士1万元、硕士5000元、本科3000元标准给予用人单位培养经费补助。其中,市属企事业单位引进35岁以下博士,按每名5万元标准给予用人单位培养经费。(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各区市)

  9.实施紧缺人才猎聘计划。支持社会力量引进工业互联网高层次人才(团队),对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最高50万元(团队最高为100万元)中介奖励;对企业委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从市外引进年薪50万元以上的工业互联网领域产业人才,经审核确认,按照上年度企业实际给付计缴所得税年度薪酬总额的10%给予企业猎聘补贴,最高补贴50万元。(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各区市)

  (三)实施聚才平台打造行动

  10.支持设立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经产业专班认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头部企业,在国内外工业互联网人才集聚度较高的城市设立创新创业基地,在市外就地集聚人才、进行科技创新、促进项目输入、引导资本回流等方面成效突出的,给予最高2000万元奖补。对市外创新创业基地全职聘用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申报市级重点人才工程可享受市内人才同等待遇。(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

  11.举办工业互联网职业技能大赛。在市级一类职业技能竞赛中设立工业互联网相关项目。支持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头部企业、院校承办世界技能大赛、国家级和省级一类竞赛中的工业互联网领域比赛项目,对承办单位根据绩效按规定给予奖补,对获奖选手给予一定奖励。(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

  12.打造工业互联网人才驿站。依托各类创新创业园区、企业、院校等,聚焦软件开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工业互联网关键领域建设一批人才驿站,打包提供政策咨询、岗位推荐、特价住宿、创业赋能等服务,促进工业互联网领域人才来青回青创新创业,根据引才荐才投入和成效给予一定奖补。(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委组织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各区市)

  13.搭建工业互联网协作创新平台。聚焦智能机器人等关键技术领域,搭建系列工业互联网领域专家协作创新平台,协同开展先进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对符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相关规定的,每个项目可最高给予500万元资助。(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各区市)

  (四)实施人才生态优化提升行动

  14.促进工业互联网人才顺畅流动。支持工业互联网企业采取灵活方式吸引集聚急需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允许市属科研院所、职业院校、技工院校设立流动岗位,吸引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企业科研人才和海外高水平创新人才兼职。围绕半岛五市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推动胶东经济圈工业互联网人才一体化建设,为工业互联网人才顺畅流动提供保障。(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区市)

  15.深入推进人才“一站式”服务。依托公共人才服务机构,打造“一站式”人才服务综合平台,推行“一口受理、并联办理、集中反馈”服务模式。建立完善人才服务清单制度,提升“互联网+人才服务”水平。对工业互联网平台、头部企业聘用的高薪人才,经产业专班推荐,年度薪酬总额达到100万元、80万元、50万元以上的,分别对应认定为青岛市高层次B、C、D类人才发放“服务绿卡”,享受“绿色通道”服务。(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16.建立工业互联网人才资本赋能机制。以建立健全人才有价评价体系为基础,推动风投、银行、保险、基金等联动开发工业互联网领域人才资源。对接实施“人才金”“人才贷”“人才板”等政策,搭建工业互联网领域人才线上对接、项目路演、资本赋能的协同服务体系,充分利用资本手段为工业互联网人才创新创业赋能加油。(责任单位: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

  17.定期表扬工业互联网突出贡献人才。面向推进企业实施工业互联网改造过程中在标识解析、标准开发、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平台运营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每年评选表扬10名左右年度突出贡献人物(团队)、10个左右典型案例,引领广大人才积极投身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设。(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委组织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工业互联网人才集聚行动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市委组织部统筹组织实施,人社、发改、科技、工信、教育、财政、金融等有关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认真抓好政策落实和人才服务工作。各区市、功能区可结合本方案,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合力加强工业互联人才队伍建设。

  (二)强化协调推进。各级各部门加强协调配合,统筹发挥各方优势,形成工业互联网人才工作合力。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强化监督指导,按年度组织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评
【政府扶持政策】相关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