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电话:152-6623-5191
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
浙经信服务〔2024〕62号

各市、县(市、区)经信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关于工业设计发展要求以及《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工信部政法〔2023〕93号)等文件精神,加快培育工业设计发展载体,提升工业设计赋能制造业能力,我厅研究修订了《浙江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2024年3月29日


浙江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

一、总则

(一)为加快培育壮大工业设计市场主体,促进工业设计创新发展,发挥工业设计在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中的赋能作用,根据《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工信部政法〔2023〕93号),结合本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申报、认定、管理等相关工作适用本办法。

(三)本办法所称的工业设计是指以工业产品为主要对象,综合运用科技手段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的创新活动。

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是指经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以下简称省经信厅)认定,工业设计创新能力较强、特色鲜明、管理规范、业绩突出、发展水平领先、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赋能作用明显的工业设计机构。

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包括两种类型:制造业企业等单位设立的,主要为本单位提供工业设计服务的企业工业设计中心;面向市场需求提供工业设计服务的工业设计企业。

(四)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的申报、认定和管理工作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公开透明、择优确定,动态管理、逐步提升的原则。

(五)省经信厅负责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的认定管理工作。

各设区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以下简称市经信局)负责本地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的材料汇总、审核推荐等工作,协助省经信厅对本地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进行指导和管理。

各县(市、区)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县级经信部门)负责本地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的组织申报、材料受理初审、推荐上报等工作。

市经信局可立足本地区产业特点和工业设计发展阶段,参照本办法组织开展本地区的工业设计中心认定工作。各设区市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发布后应及时报送省经信厅。

二、认定条件与程序

(六)申报省级工业设计中心,需稳定运营3年及以上(截至申报日期),有固定的工作场所、良好的软硬件条件、健全的管理制度、稳定的人员配置,并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3年内未发生重大环保、质量和安全事故,未被列为严重失信主体,没有重大违法行为或涉嫌重大违法正在接受有关部门审查的情况;

2.制造业企业等单位设立的企业工业设计中心须是专门成立、独立运行的分支机构或内设部门;

3.从市经信局认定的市级工业设计中心中择优确定。

(七)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申报遵循自愿原则。申报主体需在浙江省行政区域内注册,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制造业企业等单位设立的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工业设计中心,由其具备法人资格的设立单位申报。

(八)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工作按照“谁推荐、谁把关,谁审核、谁管理”的方式统筹开展、有序推进。

1.申报主体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向所在县级经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申请表及相关申请材料,对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2.县级经信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择优向市经信局推荐。

3.市经信局组织做好申报材料复审工作,确定推荐名单,在规定时间内将推荐文件报送省经信厅。

4.省经信厅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现场考查或征求有关行业协会意见,并予以公示。经审查合格且公示无异议的,认定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九)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原则上每年认定一次。

三、培育与管理

(十)省经信厅加强政策引导和指导服务,以政策制度、设计奖赛、展览展示、培训交流等方式,推动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设计能力、产品附加值、企业价值链和市场竞争力,并择优推荐申报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十一)各市经信局、县级经信部门协助省经信厅加强本区域内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的培育、指导和服务,可根据当地实际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等政策扶持。

(十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应积极配合各级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相关会议活动和运行监测工作,按要求定期报送有关情况。

(十三)对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实施动态管理。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每次认定及复核的有效期为4年,到期应参加复核,其中已认定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且在其有效期内的可免于复核。

(十四)复核程序如下:

1.接受复核的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按照要求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填报复核等相关材料。

2.各县级经信部门对复核企业进行网上受理并提出复核意见,并将复核材料报所在市经信局;各市经信局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复核,并将复核意见和被推荐企业材料送至省经信厅。

3.省经信厅组织专家对复核材料进行审查,确定拟通过复核的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名单,并在省经信厅门户网站公示,对公示无异议的,发文公布复核结果。

4.对于未按规定参加复核的、复核结果为不合格的、所在企业自行要求撤销的,省经信厅核实有关情况后,公布撤销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名单。此类单位从公布撤销名单之日起3年内不得重新申报。

(十五)对于在申请认定和接受管理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违反相关规定的,发生重大环保、质量和安全事故以及重大负面舆情的,被列为严重失信主体的,有重大违法行为的,省经信厅核实有关情况后,予以列入撤销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名单。此类单位从公布撤销名单之日起5年内不得重新申报。

(十六)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所在企业发生更名、重组、依法终止等重大调整的,应在办理相关手续后60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情况报送所属市经信局,市经信局应及时将有关情况报省经信厅。

四、附则

(十七)本办法由省经信厅负责解释。

(十八)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浙江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浙经信服务〔2013〕215号)同时废止。

附件:1.省级工业设计中心主要评价指标

            2.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申请表【见附件】


附件1

1 省级工业设计中心(企业工业设计中心)主要评价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指标内容

分值

1

设计费用投入

及占比

近三年,设计费用投入及占企业研发设计投入总额比重(达到以下标准,该项得满分):

设计费用投入达到500万元(山区26县企业设计费用投入达到350万元),占企业研发设计投入总额比重达30%

20

2

设计团队人员

数量及素质

设计团队人员数量,以及具有工业设计学科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取得工业设计专业技术职称(职业资格)的人员比例(达到以下标准,该项得满分):

设计团队人员达到25人(山区26县企业设计团队人员达到18人)以上,其中具有工业设计学科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取得工业设计专业技术职称(职业资格)的人员比例合计达50%

20

3

获奖质量

及数量

近三年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和纳入浙江省经信厅工业设计大奖赛事联系机制的工业设计奖项数量。

20

4

知识产权数量

近三年获得国内外专利及版权年均数量或成立以来累计获得国内外专利及版权数量(达到以下标准,该项得满分):

近三年获得国内外专利及版权累计达到15项(山区26县企业国内外专利及版权累计达到10项)以上或成立以来累计达到40项(山区26县企业国内外专利及版权累计达到28项)。

20

5

制定标准数量

近三年牵头或参与制定设计标准数量。

10

6

完成项目质量及数量

近三年牵头或参与完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中工业设计工作的数量;省部级、市级重点研发项目中工业设计工作的数量。

10

7

加分项

近三年组织或参与工业设计重要活动次数,承担省部级、市级工业设计课题研究数量,与中小企业开展工业设计项目合作、为中小企业提供工业设计咨询服务次数,获得工信部、省经信厅示范认定和荣誉表彰等。

20

2 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企业)主要评价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指标内容

分值

1

设计费用投入

近三年,设计费用投入及占企业支出总额比重。

20

2

设计团队人员

数量及素质

设计团队人员数量,以及具有工业设计学科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取得工业设计专业技术职称(职业资格)的人员比例(达到以下标准,该项得满分):

设计团队人员达到30人(山区26县企业设计团队人员达到21人),其中具有工业设计学科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取得工业设计专业技术职称(职业资格)的人员比例合计达50%

20

3

获奖质量

及数量

近三年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和纳入浙江省经信厅工业设计大奖赛事联系机制的工业设计奖项数量。

20

4

业务规模

近三年工业设计服务年均营业收入,以及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达到以下标准,该项得满分)

近三年工业设计服务年均营业收入达到600万元(山区26县企业工业设计服务年均营业收入达到420万元),占企业总营业收入的比例达50%

20

5

经营质量

近三年企业净利润、资产负债、现金流等财务指标状况。

10

6

管理水平

企业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有效性,发展规划合理性等。

10

7

加分项

近三年组织或参与工业设计重要活动次数,承担或参与省部级、市级工业设计课题研究数量,获得工信部、省经信厅示范认定和荣誉表彰,助力“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情况等。

20

说明:

1.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的企业工业设计中心认定评价指标参照表1,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的工业设计企业认定评价指标参照表2

2.开展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评审时,根据评价指标制定评分细则。申报企业填报某项指标达到评价标准的,该项指标得满分;未达到的按比例进行赋分。其中,申报企业(含山区26县企业)主要量化指标应当达到评价标准的60%,即表1中“设计费用投入”应达300万元、“设计团队人员”应达15人、“获得国内外专利及版权”近三年累计应达9项或成立以来累计应达24项,表2中“设计团队人员”应达18人、“近三年工业设计服务年均营业收入”应达360万元。未明确量化评价标准的指标,按评审对象的申报情况,分指标进行排名赋分。

3.所称设计费用指参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用于工业设计人员工资、奖金、津贴等的人工费用;与工业设计相关的市场咨询、样品试制、检验检测等直接投入费用;工业设计相关的设备折旧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费用;其它与工业设计直接相关的费用。

4.所称工业设计学科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所列之艺术学设计学类相关专业、工学机械类工业设计专业;《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所列之艺术学设计类相关专业、交叉学科设计学相关专业。

5.所称国家级工业设计奖项指: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开展的工业设计评奖工作;省部级工业设计奖项指由国务院各组成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批准开展的设计类评奖工作;市级工业设计奖项指各设区市批准开展的设计类评奖工作;纳入浙江省经信厅工业设计大奖赛事联系机制的工业设计奖项指由浙江省、市、县三级举办的并纳入浙江省工业设计大奖赛事联系机制的各类工业设计大奖赛事,纳入条件和方式见《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建立全省工业设计大奖赛事联系机制整体打造浙江工业设计“金名片”的通知》(浙经信服务〔2023183号)。

6.所称知识产权包括获得授权的专利(含外观、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和经登记的版权(含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设计造型图像等)

7.所称设计标准指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直接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

8.所称工业设计重要活动包括:党和国家重要活动中工业设计类子活动;国务院各组成部门,各省人民政府及组成部门主办(指导、支持)的工业设计大会、论坛、评奖、设计周等活动。






《浙江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解读

发布日期:2024-04-01 信息来源:省经信厅(省中小企业局)

为加快培育壮大工业设计市场发展主体,促进工业设计创新发展,发挥工业设计在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中的赋能作用,我厅修订印发了《浙江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浙经信服务〔2024〕62号,以下简称《认定管理办法》),现将相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认定管理办法》的修订背景

工业设计是创新链的起点,价值链的源头,来源于制造,也服务于制造,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建设各级工业设计中心是提升制造业设计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建设,积极培育创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构建了创新能力较强、特色鲜明、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工业设计中心梯度培育体系,截至2023年底,已培育建设省级工业设计中心427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44家,有效夯实了工业设计发展基础,工业设计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日益彰显。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工信部政法〔2023〕93号),并优化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工作程序,以便更好地适应我省工业设计中心管理的需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需求和更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我厅对《浙江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浙经信服务〔2013〕215号)做了修订。

二、《认定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

《认定管理办法》包括总则、认定条件与程序、培育与管理、附则等四个部分18条,以及附件2个,具体如下:

(一)总则。明确了制定依据、工业设计的定义、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的定位和认定原则、职责分工。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申报、认定、管理的范围包括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和工业设计企业两类,并遵循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公开透明、择优确定,动态管理、逐步提升的原则。

(二)认定条件与程序。明确了认定条件、申报主体要求和申报程序。认定条件主要是从各设区市经信局认定的市级工业设计中心中,根据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评价指标要求,采取百分制方式评价打分择优确定,且申报主体需在我省范围内注册并稳定运营3年及以上。申报程序是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向所在县级经信部门申请,经由设区市、县两级经信部门审核后上报,省经信厅组织专家评审并确定名单,公示无异议后确定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名单。原则上每年认定一次。

(三)培育与管理。明确了省市县三级经信部门梯度培育职责、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的动态管理规范、复核程序、违法违规处理,以及撤销、变更等相关工作;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应配合各级经信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会议活动和运行监测工作,按要求定期报送有关情况。同时,完善了复核程序,对已认定的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每4年复核一次,对已认定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且在其有效期内的免于复核,并明确了违法违规情况的处理措施及重新申报有关要求。

(四)附则。明确了《认定管理办法》的解释主体和有效期限。

(五)附件。附件1以表格形式明确了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的主要评价指标,涵盖了设计投入、设计水平、政策导向3类评价内容。其中,企业工业设计中心评价指标包括设计费用及占比、设计团队人员数量及素质、获奖质量及数量、知识产权数量、制定标准数量、完成项目质量及数量、加分项等7项指标;工业设计企业评价指标包括设计费用投入、设计团队人员数量及素质、获奖质量及数量、业务规模、经营质量、管理水平、加分项等7项指标。此外,为促进共同富裕改革,推动山区26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设置了差异化认定条件。具体评分细则将会在认定时根据主要评价指标另行制定。附件2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申请表,内容为申请主体及其所在单位的具体情况,便于企业提前了解具体指标内容,引导企业重视和运用工业设计。

三、政策解读机关

本《认定管理办法》由浙江省经信厅负责解读。

联系方式:0571—87058143。


来源:浙江省经信厅官网